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2016  /  创新的力量  /  事迹报道

“一带一路”上的追梦人 --记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张泽林

发布时间:2016-12-19

来源:胶州市科协

作者:王昭脉 周光辉

浏览次数:

  31岁的张泽林,是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门吊机械队的副队长。

  2010年6月,位于胶州市胶北办事处的中铁联集青岛集装箱中心站处在准备运营阶段,同时也在招兵买马。张泽林为了能经常回家照顾母亲,辞去了在上海港口桥吊司机的工作,来到青岛集装箱中心站。经过三个月的考察他被任命为副队长,负责队员业务培训、安全作业。队员们都是刚从港航学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这期间,张泽林白天一人操控两台门吊搬运集装箱,20多米高的门吊一天上下十几次,晚上再教徒弟。

  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张泽林发现有的队员为了追求速度,吊装集装箱不能做到轻拿轻放,担心集装箱内易碎货物受损,就要求大家做到“无声操作”。对此,队员们七嘴八舌:“集装箱是铁的,吊钩是铁的,火车也是铁的,铁碰铁,怎么能不出声?”张泽林没有吭声,独自爬上门吊机,瞄准装载位置,经过准确定位,既轻又稳把货物吊上火车。为使大家全面掌握“无声操作”,他对每个队员单独训练。就这样,“无声操作”成了吊装队的拿手绝活,创造了连续6年“零事故”佳绩。

  货场的货物越来越多,张泽林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他边工作边实践,慢慢地摸索出一套更快的作业法。三个月后,队员们在张泽林的指导下都掌握了这种门吊横向联动作业法。以前一台门吊一小时吊近20个箱子,现在一小时能吊近30个,使作业效率大幅提高。

  随着中心站相继开通中亚、中韩、中蒙3条国际班列和6条国内班列,运量大幅增长。在张泽林的带领下,2015年全队完成20.1万标箱装卸,今年到目前已经完成31.4万标箱,同比增长192%。每当张泽林与工友一起装满一列从这里驶向世界的班列,心里就感觉无比自豪,为自己能做“一带一路”上的一粒铺路石子而骄傲。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