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网上科协”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6-07-25

来源:科协改革进行时

作者:科协改革进行时

浏览次数: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模式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内蒙古科协作为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党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快互联网与科协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资源数据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模式,打造全区科协系统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协工作线上线下互动、实体与虚拟结合,呈现平台化、数据化、共享性、互动性、多媒体等“互联网+”时代特征,打造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科协组织。


一、实施“互联网+”科普,构建“科普草原”服务平台,改变科普知识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重点打造具有内蒙古地区特点的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把现有的科普网站《内蒙古科普之窗》和“科普草原”进行内容整合,实行市场化运作。联合新闻媒体、科技机构生产科普产品。联合第三方技术公司,运用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结合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科普产品实时计算、推送,提高科普知识传播效率,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


1.webp.jpg


二、实施“互联网”+学术,建立云端学术交流平台,改变传统学术交流模式,有效扩大学术交流的范围。


通过虚拟社区实现及时交流、及时评论;通过全媒体出版实现及时发表、准确表达、多媒体解读、无限制阅读(OA);通过在线会议实现及时动态、同步追踪、选题启发;通过在线评议实现热点话题、舆论导向、合作导向、决策参考;通过在线翻译实现跨地区、跨文化的交流和及时理解。通过新型平台,实现学术交流的及时性、广泛性。


三、实施“互联网”+科技工作者,建立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线上线下联系,搭建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通过实名注册、身份审核、信息发布、在线互动、论文发表、建议意见、申诉维权等多种功能,准确掌握全区科技工作现状,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者的心声和诉求,真正解决为科技工作者的服务不到位、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把现有的人才库、会员库和“网上之家”整合在一起,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在直属学会开设服务专区,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四、实施办公信息化,建立科协系统的网络化管理服务平台。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适合科协工作特点的网上办公应用系统,把会议服务、评奖服务、代表和委员服务、会员服务,学会管理、项目管理等网络化,实现线上和线下结合的管理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把科普志愿者服务平台、学会服务平台科普资源库与其他服务平台进行融合,实现数据平台共建共享。机关内部办公实现OA办公、移动办公。


2.webp.jpg


五、实施“互联网+”宣传,发展科协融媒体。


整合科协现有媒体资源,深度融合,形成科协融媒体体系。把现有科协机关和内蒙古科技报刊社的采编队伍整合到一起,组建一个采编队伍;把内蒙古科技报的时政类版面和内蒙古科协门户网整合在一起,同步采编、同步发布;把内蒙古科普之窗网站和内蒙古科技报的科普版面、“科普草原”整合在一起,同步发布科普内容;把科协机关官方微信和各事业单位公众号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出口。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深度融和,形成合力,及时传达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宣传科技工作者为党和国家的科技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QQͼƬ20160407143425.jpg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