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经验交流

充分发挥科协优势 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发布时间:2019-10-24

来源:聊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是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的,只能是大而不强。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就我省来看,在习总书记、党中央亲切关怀下,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和《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目前,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在起势,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坚决把这项事关山东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抓到底,实现我省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如何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发挥优势、有所作为,为新旧动能转换加油鼓劲、添砖加瓦,是摆在各级科协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认为应在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之基上下功夫。

一、着力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素养基础。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全民广泛参与的社会行动,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坚实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素养基础。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这里,要深刻认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科技进步的两个轮子,如鸟之两翼,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指出的:“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该说,科技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灵魂,没有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就没有内核、失去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会寸步难行;科学普及是推动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科学普及,科技进步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创新型国家就会步履维艰。只有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才能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坚实的素养基础。这就要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作为科协组织,我们必须积极承担科学素质纲要赋予的职责任务,牢牢把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这条主线,牵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健全完善公民科学素质评价和共建责任制度,建立社会化科普联动机制,组织、协调和引领各牵头部门和成员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在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高上,大力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社区科普益民、科普信息化、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产业助力、科普人才建设等科普基础工程,定期举办“科普日”、“科技周”等大型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要着力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科普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推动“科普中国”等微信公众科普平台落地生根,打造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强力引擎。要进一步推进科普社会化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建立完善科普志愿服务机制,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各方面力量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广泛参与科普工作,当好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的传播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和科学方法的倡导者,不断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坚实的科学素养基础。

二、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资源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特别是在“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和宏伟目标,强调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协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主要任务是推动创新,主要优势资源是科技人才,在推动创新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使命。要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搭建引导学会创新资源融入产业链的有效平台,加快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围绕国家和区域重点发展战略以及重大科技专题、学科交叉前沿,依托学会建立一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帮助解决企业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深入开展创新争先行动,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作贡献”主题,围绕重大科技战略需求、科学前沿突破、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破解、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开展创新创业,支持科技工作者深入研究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前沿关键技术,加强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充分地惠及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企业与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重点支持计划,建立完善科技专家库,着力开展“专家企业行”、“讲理想、比贡献”等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把更多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及其所属企业建立科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科学发展,发挥科协独特优势帮助各类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科技中介组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根据有关政策规定,通过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创新、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新创业等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大力支持众创空间平台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众创空间蓬勃兴起,鼓励创客创业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努力打造互联网时代促进创新创业的新平台。

三、着力加强学会高校科协建设,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组织基础。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人才培养放在科技创新的首要位置。而学会和高校科协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人才荟萃的聚宝盆,势必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科技社团,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织形式,负有孕育创新思想、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功能,承担着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进自主创新、传播科学文化、规范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生态建设、提供服务和反映诉求的重要职责,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学会既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各级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依靠力量;既是各种科技人才的荟萃地,也是学术交流、激励创新的平台和窗口。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充分发挥学会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发挥学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行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发挥学会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优势,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资源,广泛协同各方力量,积极建设开放包容的专业学会群和技术创新联盟,组织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专业人才对接,促进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知识流动与技术转移,拓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渠道,推动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要充分发挥学会在科技决策咨询中的参谋作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热点和突出问题,通过学会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科技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国家事务的政治协商、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引导和支持他们从自身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广泛交流研讨,形成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对策建议。另一方面,高校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科技工作者密集,科技资源丰富,担负着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使命,因而是我国教育和科研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科协工作,有利于发挥高校和科协两方面的组织优势,建设高校科技工作者之家,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有利于推动高校学术交流,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利于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动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有利于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人才政策,培养凝聚创新创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学术氛围。高校科协要以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提升能力建设为保障,以服务科技创新为重点,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抓手,促进高校与社会、科研与生产、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跨院系、跨学科、跨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高校之间、高校与其他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高校科技工作者追踪和掌握世界科技发展的方向、趋势,引导组织高校科技工作者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和决策咨询,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作出积极贡献。

四、着力加强创新精神和科学道德建设,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文化基础。弘扬创新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要求。作为科协组织,我们一定要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激发各类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极大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精神,激励他们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使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成为自觉行动。要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引导科技工作者以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繁荣学术思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为使命,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人民、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弘扬坚持科学真理、尊重科学规律、崇尚严谨求实的学风,自觉加强科学道德自律,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自觉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坚决维护科学诚信,坚决遏制科学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建设,引导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加强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教育引导科技工作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坚持真理、诚实劳动、亲贤爱才、密切合作”的职业道德,推动建立和完善科技人员诚信档案,大力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旗帜鲜明地反对不良风气,维护和树立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大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团队的先进事迹,引导科技工作者不断增强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和引导他们热情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推动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人人关注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良好社会风尚,厚植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文化土壤。

五、着力加强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夯实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人才基础。科技工作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科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科协的力量源泉和最大优势,更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力量。作为科协组织,我们一定要认真履行“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职责,把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优化科技人才成长成才环境、创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良好氛围作为根本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拓宽工作领域,丰富工作内涵,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施展聪明才智、勇攀科技高峰、开展科技服务搭建平台、创造环境。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推动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科技人才评价标准、科技项目评审机制、科技人才流动办法、优秀人才奖励制度、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及有利于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各种政策措施,精心打造青年科技奖、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品牌奖项,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促进形成鼓励科技人才干事业、支持科技人才干成事业、帮助科技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努力培养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队伍。致力于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和提高,积极搭建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加强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尽力为科技人才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不断增强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普及本领。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利益表达机制,加快建设智慧科协、数字科协,推进网上科协阵地建设工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手段和新媒体并用的方式,努力在党和政府与科技工作者之间建立起稳定畅通的沟通渠道,切实加强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主动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及时准确掌握科技工作者在就业方式、科研环境、生活状况、流动趋势、思想观念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腔热情地反映和推动解决科技工作者关心的实际问题。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重视培养青年科技工作者,协调各方力量为他们多办好事、实事,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家的温暖,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科协工作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把科协组织建设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推动科技创新普及、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