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先进人物

新时代优秀科普工作者|朱瑞祥:老骥伏枥 志在科普

发布时间:2019-12-13

来源:省科协科普部

浏览次数:

近几年,一部《安丘植物图鉴》(上下卷)引起了很多安丘人的关注和喜爱。通过此书,人们了解了安丘市的许许多多的植物,为安丘拥有的物种感到自豪,并引发了不少的保护意识和探究之心。而当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这部书的作者并不是一位高深的植物学专家,只是安丘市兴安街道城里村一位地地道道的村民,一位年近八旬,还经常进社区、到农村、入学校、进讲堂做科普活动的“科普达人”,吃惊之情和敬佩之心同时油然而生。他,就是今年已78岁的朱瑞祥老人。

朱瑞祥,1941年出生,兴安街道城里村人,爱好摄影,获国家专利二十九项,出版了多本书籍。其中他编著出版《安丘植物图鉴》《认识身边的植物动物》《民间技艺》等书,成为认为安丘动植物物种和民间技艺、青少年科普的范本,深受欢迎。

参加汶水小学“名家进校园”活动.jpg

参加汶水小学“名家进校园”活动

历时20年写就《安丘植物图鉴》

从2000年到2019年,朱瑞祥用20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安丘植物图鉴》上下卷的编写,这是一套面对大众的科普书籍。20年来,他走遍安丘山川河流,搜寻木草植物,凡是他看得见的植物物种,上至参天大树,下至苔藓地衣,无一不用相机记录其生长过程,共拍摄植物1900余种,图片十七万张。先是精选图片8000张,编写了《安丘植物图鉴》上卷,已于2015年出版。又用四年多的时间,选用图片9000张,编纂《安丘植物图鉴》下卷,已完稿并打印样书,预计年底出版。20年做一件事,没有毅力,没有执着,是难以完成的。时任安丘市委书记桑福岭为上卷作序,赞之为“以一己之力,凭借热爱桑梓之热情,行走安丘,倾情而为,孜孜终成专著,给安丘留下不小的宝贵财富。其经历之艰辛,执着之毅力,令人十分感佩”,“是对安丘地域植物学研究的重大贡献”。

朱瑞祥编写本书的目的,一是整理安丘地域植物资料,为政府职能部门编写《安丘植物志》积累基本素材,二是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普及植物知识。安丘地处北温带,其地表植物基本代表了中国北方植物物种,本书虽然冠名“安丘”,但对于整个北方地区的植物,都具有参考价值。近年来园林绿化发展迅速,北方地区大量引进南方甚至国外植物作为观赏树种,群众多不熟悉。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外地花卉也大量进入普通家庭,但命名混乱,本书作为科普读物,很受人们喜爱。

《安丘植物图鉴》的出版,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有的人把它用于资料查询,更多的人把它看作是一本科普读物,如今,《安丘植物图鉴》已经进入了安丘所有的学校图书室,本书填补了安丘市植物综合资料书籍的空白,其编纂之法,也没有沿用“一物一图”的习惯做法,而是跟踪拍摄每种植物完整的生长过程,从萌芽、吐叶、开花、结果,直到收获种子,连续拍摄记录,以组图的形式,给读者一个完整的认知。每个物种附有说明文字200~400字,标注该物种的科、属、中文名、拉丁学名,对形态特征细节的描写,尽量与特写照片一一对应,此种编纂方法,国内少见。

朱瑞祥非常注意外来植物对本土植被的影响。2014年他在安丘首次发现黄顶菊,这是一种典型的危害性入侵物种,如果蔓延开来,会给当地植物造成灭顶之灾。2001年在天津首次发现,五年后蔓延到整个河北省,2010年进入山东,聊城德州已开始全力围剿,侵入安丘的黄顶菊被朱瑞祥发现以后,立即铲除清理并及时上报了安丘市农业局,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朱瑞祥没有高学历,没有系统地学过植物分类,编写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他知道,要想给大家科普,必须先科普自己。拍摄中遇见不熟悉的物种,只能把图片发到网上,求助于众多的植物爱好者,通过反馈,给出科属或地方俗名,以此顺藤摸瓜,找到其正规的中文名。皇天不负苦心人,朱瑞祥现在已经是半个植物分类行家了。

更让人感动的是,每次外出拍摄,他七十多岁的老伴都要随行,背了食品、瓶水、急救药片,爬山越岭,寸步不离,唯恐老头子有个闪失。有的时候老夫妻带了三个孙子外孙同行,每人一部廉价相机,花花草草狂拍一气,孩子们竟然发现了许多植物界的“秘密”,并且规规矩矩写了笔记,令人欣慰。朱瑞祥是农民,没有多少退休金,也没有寻求资助,老夫妻把生活费压至最低,省下钱来购买摄影、打印、扫描、装订器材和耗材,开销外出费用,老两口从无怨言。

在汶水小学举办“我们身边的植物”科学讲座.jpg

在汶水小学举办“我们身边的植物”科学讲座

致力向少儿普及当地物种知识

朱瑞祥作为一名科普志愿者,极具社会责任心。经常被市科协和中小学校聘请,开展植物科普讲座活动,在引导青少年“走进自然、热爱自然”“学科学、爱科学”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他说,“少年儿童自然常识的匮乏,是一个极大的社会问题,任何时代都不应该发生。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粮食蔬菜来自超市,更不要再出现‘何不食肉糜’的笑话”。“手机微信的普及,方便了信息的传递,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其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玩手机已经成了各个群体的主要生活内容,看微信,发视频,已经近乎泛滥。虚虚实实的荒诞信息,挤掉了孩子们的读书时间,真真假假的‘知识’,先入为主地侵入了孩子们的知识圈,这些伪知识将会长时间地霸占孩子们的知识领地,几十年都难以肃清。想想都怕。”一个没有从事过教育工作的老人,能有如此的精神境界,如此关心社会问题,真的是难能可贵。

为此,他编写了《认识身边的植物动物》一书,这是一本少儿读物,铜版纸彩印,其内容分为“能提供食物的植物” “园林花卉” “野生植物” “小小动物世界”四部分,图片为主,文字次之,标注物种名称,附英文名,物种解释部分采用儿歌或谜语形式。中文字带拼音。说明词少数取自现成谜语,大部分由作者编写。本书适合3-10岁的孩子阅读。

第一部分主要采用“内部串联”和“对比”的方式向孩子传授知识。如第一篇的小麦。从麦苗,麦穗,到成熟收获麦粒,四幅图连续展示,让孩子们知道,麦苗和韭菜不是一种东西。小麦篇的后半部分是麦粒的内在延续,面粉来自麦粒,馒头、面条是面粉做的,读完这一篇,幼儿对食物便会有一个系统明晰地了解。小麦说明词既像儿歌,又似谜语,“秋天种,冬季长,来年芒种收获忙。小苗不怕霜冻,长大露出锋芒,老来历经磨练,仍然洁白无双。”把小麦的种植、生长、形体变化以及后期加工都写出来了,三岁的孩子可能不懂,但给十岁的儿童看就很合适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少年儿童最早受到的珍惜粮食的教育。“禾”是什么?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未必知道。那么,“盘中餐”的辛苦,也就似懂非懂了。读过这本书,肯定能加深对“辛苦”的理解。

瓜菜类的相似种置于同页或左右页,方便对比。如芹菜、芫荽,“芹菜大,芫荽小,模样相似哥俩好。弟弟虽小开花大,哥哥身高开花小”。苦瓜、甜瓜的说明词幽默有趣,“甜瓜花黄我花黄,甜瓜光滑我生疮,甜瓜命甜我命苦,甜瓜住房我爬墙”。儿童读了,一下子就记住了。

第二部分多采用直观、对比和引导方式向孩子展示物种,限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同属种不再细分,如柳树、松树,统称柳或松。容易混淆的花卉,如春天同期花卉连翘和迎春,置于左右页,便于对比。有的物种使用了启发引导方法,如荷花。荷花的花朵、花蕾、叶子,公园里常见,比较熟悉,但左下角的莲藕图片,有意识地不加标注,就是要引导孩子提出疑问:看似不相干的东西,为什么放在一起,家长就要给孩子解释了,这样能加深印象。

第三部分的野生植物,如荇菜,水面绿化常见,解释中没有忘记传统国学。

第四部分的小动物,一是为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二是让孩子们去思索,这些小动物,现在为什么不多见了。这种引导教育方式,要比单纯说教“提高环保意识”的口号强多了。

朱瑞祥老人一直活跃在科普一线,走在田间地头,走进教室课堂。近年来,累计开展科普讲座100余场,受益群众1万余人次,受众范围从中小学生到社区居民等各个群体,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每一次的讲座,为了更好展示给学生们科普知识,他改了又改,力争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讲解;为了每次更好做讲座,他都准备到深夜,即使年龄越来越大,也从不例外。有一次,他受邀到安丘市实验小学作一次题为《小小植物·大自然》的科普报告,他提前认真准备好PPT和科普材料,但是晚上下起了大雨,并且持续到了第二天,学校了解到他下雨阴天他有腿疼的病症,于是联系到他,说“天气不好,不然就改时间吧”,但是朱瑞祥这样对老师说“孩子们都做好了准备,期盼着我的课,而我也准备好了,照样举行吧”,学校的师生都被他的坚持感动了,第二天,他冒雨前行,准时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科普盛宴,现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注意民间技艺的发掘和普及

朱瑞祥还写过一本《民间技艺》的书,内容记述的全是过时的、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在这本书里,他用极大的篇幅阐述了古老技艺中包含的现代科技,以此向青少年宣扬中国古老的灿烂文化。比如,风箱中的构件进气阀、出气口,是现代液气动机械中的关键部件单向阀、换向阀的原理造型,“猫头”和它周边的鸡毛,更是蒸汽机、内燃机活塞、活塞环的鼻祖。做豆腐的石磨俗名“拐磨子”,它使用的推拉杆,把前后运动转变为石磨的旋转运动,无疑是蒸汽机、内燃机曲轴、连杆的原始雏形。牛顿说,“我比别人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我说,詹姆斯·瓦特先生,就是踩了拐磨子、风箱两大“巨人”的肩膀,才爬上了蒸汽机发明者的宝座。

这种情况在古老技艺比比皆是,古老的石碾,里面有高深的的数学力学;元宵节挂的走马灯,是汽轮机的原始应用;古老的牛拉水车,是现代机械伞齿轮的最早应用。朱瑞祥以此向青少年们宣扬中国古老的灿烂文化并展示自己的观点,鼓励孩子们发明创造。让孩子们深深懂得:古代科技值得我们骄傲;发明创造并不神秘。一项发明的成功,无一不是得益于从细微中得到灵感,把平常现象归纳升华,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把喜欢升格为执着。所有的年轻人与成名前的牛顿是站在同一个高度的水平线上的,如果你也能爬上巨人的肩膀,你也会看得很远。前人的智慧,就是无处不在的巨人,希望你能抓住机会。他总能捕捉到常人不能捕捉的东西,并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这就是一个古稀老人善于运用发现的眼睛,展示科普的魅力。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