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情怀

发布时间:2021-05-13

来源:高密市老科协

作者:栾法和

浏览次数:

最近,因事从市府门前经过,突然看见当年那两棵自己亲手移栽的大雪松,长得伟岸高大、挺拔魁武的样子,不由得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

记得那是一九八四年暮春的一天,林业局局长安排林业站昝明烈站长和我去完成一项任务。我说什么任务?局长说:“你们到县府办公室就知道了”。我们来到县府办公室,府办主任对我们说:“县委和县府办公楼前去年栽植的四棵雪松有两棵没有成活,县领导要求你俩想办法补栽上两棵,并且要千方百计确保成活。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尽管提出来,政府会尽量帮助解决”。雪松不同于国槐、柳树等树种,不能去枝、去干破坏原来树形,而且时间偏晚,已经抽出新芽,要想此时移栽成活难度不小。但是,既然是县领导安排的工作,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任务。回到林业局,我俩经反复研究制定出一个移栽方案。首先到烈士陵园选好两棵树形较好、树冠大小比较适宜的雪松,并且在树下划出一个直径一点五米大小的圆圈,作为挖树工人起苗时的标准。

因为树体较大,根系土球必须足够大且要确保不能破损。第二天工人们来了以后,我们再三嘱咐工人挖土球时要特别小心,当土球挖到深度剩余三分之一后,即用稻草绳反复缠绕扎紧。一切准备就绪,政府调来了一辆吊车和两台拖拉机,先用吊车轻轻将雪松吊好,这时工人们又抓紧铲土,当认为已经差不多时吊车用力将雪松吊起并分别放在两台拖拉机后斗上,再用绳子加以固定。拖拉机在路上慢速行走,分别来到县委、县政府院内,又用吊车吊起雪松轻轻放在早已挖好的土坑中,然后浇足水,培好土,第一步工作顺利完成。栽后管理也很重要。

为防止遇到大风雨将雪松吹倒,紧接着用4 根长木头在雪松周围安装了一个塔形支架,然后用横木将四根长木连结在一起,再用苇席在支架上打起防晒棚,以减少树木水分蒸发。但我们还是在塔形支架上部留了一个天窗,能够让雪松见到一些儿阳光。

此时气温很高,我们安排工人每日三次给雪松喷水,后期逐渐减少到每日两次。我还三两天进行一次观察。二十多天以后,新梢日渐伸长,看到雪松越长越旺,当初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时我和昝站长商议把苇席拆掉,为稳妥起见塔形支架保留一段时间再拆。并告诉府办主任两棵雪松成活了。

往事如歌。当年情景现在回想起来印象还很深刻,因为雪松移栽的位置特殊,自从接受任务后心情一直平静不下来,感到压力比较大,生怕移植不活。再加上领导不断地询问我们有没有把握,虽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二十多天里心中总是怀着忐忑和期待。打那以后我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越是困难越要上,办法总比困难多。困难越大办法也就越多,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但光有勇气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次移栽成功,我认为主要经验有两条。一是对工作高度负责。在起苗、运输、栽植过程中除做到精细和认真,栽后管理措施跟得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二是大树移栽要选择幼龄树。

因为大龄树成活率低,即便成活了也不肯返旺,特别是松类、银杏等根系再生困难的裸子科树木表现尤为明显。我们搞“大树进城”,那些移栽的银杏大树栽后二十多年树冠都不能伸展就是明证。另外,树种不同也有差异,在松类树种中雪松能够适应不同土壤类型,赤松和油松在弱酸性土壤上生长较好。

总之,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必须顺应自然规律,任何人都不能超越它。有人说大自然的奥秘就像一本天书,读懂它就能与大地和天空对话。这话确有道理。人非生而知之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自己,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心里才能无悔。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