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新农业 联村共建助振兴——2021年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张自坤

发布时间:2021-05-25

来源: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

张自坤,男,博士,生于1979年11月,九三学社社员。 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同年7月到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年3月作为德州市引进人才到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工作,现任蔬菜研究所所长。

一、科研创新成果丰

科技兴农,首先要科技过硬。张自坤同志以科技强院建设为抓手,攻坚克难、笃定前行,科研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技术储备。自工作以来,先后主持了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等项目,现为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专家,相继参加了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农业部“948”项目、山东省良种工程等多项课题。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德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选育的6个辣椒新品种获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编专著3部、参编5部。2012年被授予第七届德州市青年科技奖,2015年被评为第十四届德州市十大杰出青年,2017年被评为“德州市十佳科技工作者”、2019年被选拔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二、科技赋能新农业

科技成果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产生效益。在科技服务生产方面,张自坤同志突出‘三个重点’,即重点服务新型经营主体、重点服务脱贫攻坚、重点服务乡村振兴,着力凸显科技创新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引领和助推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农业生产做好科技支撑。

在服务方式上求创新。张自坤同志2019年组建了德州农科院蔬菜所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对口扶持庆云县22个省定重点扶贫村和全市3个农科驿站。对所服务的庆云县22个行政村多次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现状,与村两委讨论工作实施方案,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帮扶。疫情防控期间,他始终在岗在线,通过网络、微信群、视频连线等方式对村民们进行科技服务。通过工作群及时发布“战疫情、促生产”等一系列蔬菜生产技术的相关信息和专题讲座,确保应时的农业技术第一时间传递到农户手中。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在庆云县徐园子乡柴家村建立了辣椒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为该村免费提供了200亩的辣椒新品种,赠送辣椒种植管理书籍50册,并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学习强国》、《大众网》、《齐鲁晚报》对工作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张自坤同志第一时间启动了应急机制,创新服务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抖音、微信等,及时发布设施蔬菜管理技术意见、第一时间回应农民应急技术需求,并录制《山东省加工型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专题片,在各大平台播放。疫情形势好转后,正值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期,为确保不误农时,在做好防护的基础上,深入乡村对重点农业园区、基地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累计指导服务农民500多人次。2020年3月2日,《农民日报》以《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疫情防控不放松 科技服务不缺位》为题进行了报道,《闪电新闻》、《德州24小时》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张自坤同志下大气力支持我市特色产业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科技赋能辣椒特色产业,与6个乡镇签署了科技服务协议,为他们提供规划、咨询、科技培训及指导。在武城县武城镇、乐陵市杨安镇,分别建设辣椒高效示范基地1500亩、930亩。辣椒高效示范基地采用良种与农艺、农机相结合的方式,以辣椒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和新型机械集成示范推广为重点,实行标准化栽培。基地今年采用张自坤同志研发的辣椒玉米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利用玉米的遮阴作用,减少辣椒病虫害的发生,辣椒商品率可提高20%以上,每亩可产辣椒3000到 3500公斤,产玉米 200公斤,比单纯种玉米每亩增收3500元。示范基地的辣椒采用机械化移栽和水肥一体智能化技术,省水、省肥、省工,劳动效率提高了近10倍。同时,基地配备了物联网系统和八要素气象站,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监测土壤的温湿度和辣椒的生长情况,极大地方便了辣椒的田间管理。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大大提高了辣椒生产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德州辣椒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益,成功探索实践了一条“让农业借助科技的翅膀腾飞起来”的乡村振兴之路,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出了一组可复制推广的模式。2020年9月23日,《农民日报》以《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辣椒科技示范基地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进行了宣传报道。张自坤同志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评为“2016-2020年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其率领的蔬菜创新团队先后被德州市委评为“乡村振兴·青春担当好团队”、“干事创业好团队”。

三、联村共建促脱贫

2020年,张自坤同志与禹城市辛店镇李伯辛村结为乡村振兴联村共建村,重点实施科技共建、人才共建、平台共建、文明共建、党建共建等五个共建,着力打造乡村振兴共建示范基地。依托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和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遗传育种岗位,为该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量身定做了“矮化早熟苹果-洋葱-辣椒”、“菠菜-辣椒”、“小叶香菜-辣椒”等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并全程免费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李伯辛村免费提供洋葱苗60万株、山东老香菜种子140斤、进口越冬菠菜种子150斤、藕种3000斤、辣椒专用有机肥15吨,折合人民币6万多元,为村集体增收10多万元。

四、借力平台强产业

积极发挥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等科研平台优势,在当地培植辣椒、大蒜、韭菜、洋葱等特色富民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国家特色蔬菜体系内知名专家云集,张自坤同志充分发挥这一科研平台作用,密切与各位专家联系与合作,每年从体系辣椒、大蒜、韭菜、洋葱、大葱、莲藕、芥菜等育种岗位科学家手中引进最新品种100多个,进行试验示范,先后筛选出优良蔬菜新品种20多个。目前,这些品种均已成为当地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20多万亩,亩增收2000多元。

先后指导建立了齐河县潘店3万亩大蒜基地,禹城市梁家万亩大蒜基地,武城县老城万亩辣椒基地、平原千亩绿色韭菜基地,夏津白马湖反季节大葱基地等。在生产基地上,大力集成推广优良品种、肥水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特菜产品市场销路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成为当地富民支柱产业。

五、精准扶持成样板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实行“订单种植”非常关键。为此,张自坤同志与江北最大的辣椒加工企业——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通过“四联一帮”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带动当地群众通过种植辣椒增收致富。“四联一帮”即联合选育辣椒新品种、联合发展辣椒产业基地,联合开发鲜椒酱等新产品,联合对外宣传推介,帮助引进专家和技术。目前,双方已联合选育了“德红1号”“英潮红4号”两个加工专用辣椒品种,经山东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农业农村部进行了新品种登记。

在中椒英潮每年发展的10万多亩辣椒基地中,“德红一号”“英潮红4号”两个品种的栽培面积达到80%以上;对中椒英潮发展的辣椒基地,专家作为自己的试验示范基地,及时上门指导服务;每年辣椒育种田都种植上百个辣椒新品种,每到收获季节,中椒英潮公司技术人员都到田间采样,选择不同辣度、风味的辣椒品种进行小灶加工,筛选适合不同市场需求的鲜椒酱加工专用品种。

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张自坤同志积极协助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邹学校在该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聘任为德州市现代产业首席专家,帮助引进特菜体系加工岗位科学家最新辣椒杀菌加工等先进技术,辣椒产业已成为德州重要的农业特色富民产业。2020年5月8日,《农民日报》以《山东省德州市农科院:借力“国字平台”做强特色产业》为题进行了报道。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