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秀科技工作者|俞志明:还海洋一片蓝色

发布时间:2021-09-15

来源:省科协人才联络部 省科协调宣部

浏览次数:

2020年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俞志明研究员领衔完成的“近海赤潮灾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方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赤潮是一种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对近海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养殖旅游等产生巨大危害,被联合国相关组织列为当今三大近海环境问题之一。

“全球每年因赤潮导致人类中毒事件2000多起,死亡率达15%。我国每年发生赤潮70多次,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达300亿元,甚至还威胁滨海核电的冷源安全,应引起国家高度关注。”俞志明说,上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使用天然黏土治理赤潮的方法,但该方法一直存在效率低、用量大、淤积重等问题,限制了大规模应用。

多年来,俞志明和他的团队跟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样,一直苦苦寻找行之有效的治理手段。

俞志明解释说,其实从原理上讲治理方法很多,只要把生物杀死了,灾害就没了。但实际这样应用的很少,是因为杀死了赤潮藻,可能会把这片海域的鱼也杀死,并且带来新的污染,新的问题。

日本科学家提出的利用黏土中的天然矿物与赤潮藻细胞结合,通过絮凝沉降作用将赤潮藻类沉降到水底,从而消除赤潮。然而方法虽好,但每平方公里就要用100—400吨粘土,面对动辄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赤潮,根本不可能实现大规模应用。沿着这个思路,俞志明带领研究团队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黏土效能低的根源所在,而罪魁祸首就是絮凝。

据了解,天然黏土携带负电荷,赤潮生物也携带负电荷,负负相斥使得天然黏土絮凝效率很低,这就导致了黏土很难大规模应用。俞志明的团队因此致力于研究人为改变黏土表面性质,把黏土表面从负电变成正电。

经历20多年科技攻关,俞志明发明的改性黏土材料,治理赤潮的效率大大提高,现场用量从原来每平方公里100—400吨,降低至4—10吨,困扰这一领域近50年的国际难题得到了解决,实现了海洋环保领域的重大突破,被列入我国赤潮治理国家标准,是目前我国唯一得到广泛应用的赤潮治理技术。

“伴随着广阔的运用前景,在不同水域、不同条件、不同的新物种的出现,也对我们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开发出新的产品来控制或治理赤潮这种生态灾害。山东省已专门为赤潮灾害设立了一个技术研发专项,以建立示范来辐射全国更多海域。”俞志明说。

据悉,围绕保障沿海核电等重大工程、主场外交等重要活动、旅游养殖等敏感水域的生态环境安全,这项技术已经是我国近海赤潮治理唯一大规模应用的有效手段,并且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

如今,该技术在美国、智利、秘鲁等国得到推广应用,被誉为“中国制造的赤潮灭火器”“国际赤潮治理领域的引领者”,为国内外近海生态灾害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