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协资讯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我省科技工作者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17

来源:省科协调宣部

浏览次数: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收听收看大会开幕盛况,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大家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畅谈对盛会召开的喜悦之情和对报告的认识体会。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总揽全局、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恢宏,听后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大家表示,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传承科学家精神的薪火,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不负新时代赋予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赵振东:党的二十大是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作为一名农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心情激动、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经过我国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努力,已经育成并推广了一系列优质、高产、兼抗多抗、抗旱节水等小麦优良新品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科研育种领域的不断创新突破,增强了我们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信心和实力。下一步,我将勇肩责任和使命,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攻克种源“卡脖子”核心技术,坚持产量与效益并重、高产与优质并重、生产与生态并重、资源环境与绿色并重,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陈子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并提出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高度重视。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世界各国疫情的起伏和反复,加快医学科技创新,推动医学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医药卫生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研工作者需要积极抢占在国际竞争中的先机,勇于攻克医学领域“卡脖子”难题,关注产学研深度融合,重视医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为科技工作者创造更为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期待全社会共同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助力医药卫生行业的进步,更好服务强国战略,造福百姓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对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支撑作用,对科技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也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新机遇新空间,增强了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信心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担当。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换上着力,在汇聚人才、培养团队、提携后辈上用心,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优良学风、厚植创新氛围上作表率,攻坚克难,敢为人先,取得更多原创性成果,解决更多卡脖子问题,转化更多创新成果,不断汇聚科技创新的伟力,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党的二十大代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委员、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贾新华:今天,作为来自生产一线的党代表,现场参加了党的二十大会议,节日的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歌唱祖国的童声旋律在耳边回荡。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成长在盛世,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总结了新时代这十年取得的辉煌成绩,举世瞩目,并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为一名中医药工作者,我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原则,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扎扎实实推进中医药事业,不断探索中医药的疗效机制,让中医药走进老百姓的心中,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员,作为海洋科技工作者,认真聆听和集中收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向党的二十大作的报告,内心备受鼓舞和激励。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战略,为我们科技工作者们领航了前行的方向。未来海洋科技的道路上,我将心怀“国之大者”,笃行不怠,乘风破浪,努力将海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鼎力取得更多重大创新成果,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国群:我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谱写的波澜壮阔的恢宏篇章而感到无比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高校科技工作者,我们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传播思想、塑造品德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将立德树人贯穿学生学习始终和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作为材料学科的科技工作者,我们决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四个面向”,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问题,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张明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来的变革,提出了未来发展的路线和蓝图,会议催人奋进、鼓舞人心。作为国防科技领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尤其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里强调的,“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提高军队打赢能力,增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感受最深,总书记为我们推进国防科技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精神指引。我将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航空科技前沿,矢志不渝推进电磁功能结构技术创新,勇于做报国强军的实践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技术创新的行动者,努力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开花结果,为国家科技创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轻工学部主任吉兴香:作为一名教学科研工作者,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备受鼓舞!我将以更加坚定的政治理想,创新的思想,饱满的热情,敬业的精神,培养更多的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解决行业“卡脖子”技术问题贡献人才和科技力量。我将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等方面勇挑国家和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重担,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平台优势,为科技强国积极贡献力量。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菅向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我对此感触颇深,作为山东省第五批暨齐鲁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副队长率队参加了2020年的武汉抗疫,并为最终打赢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我要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好“菅向东灾难医学救援和中毒防控科普工作室”这个科普平台,努力深入社区和基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不同的方式积极开展医学科普教育,为有效防范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来逢波: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令人振奋、备受鼓舞、催人奋进,规划的美好蓝图让我们充满期待。作为一名高校分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我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宏伟目标,牢牢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对交通运输发展作出的“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重要指示精神,切实用足用好“交通强国”战略纵深实施和山东省获批成为交通强国首个省域示范区的有利时机,以更坚定的信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扎实的作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动员全校力量、集聚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资源,强化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全面增强智慧交通、数字交通、低碳交通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交通强省建设贡献出最大科技力量。

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山东是科教大省,拥有良好的科教资源、雄厚的创新基础和领先的科创平台,能够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开新局。要抓住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布局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扎实打造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山东力量。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委员毕玉峰:中国共产党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是在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对于交通勘察设计企业来说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立足交通行业需求,坚持以创新为核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新科技赋能,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培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内心无比激动,我将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扛牢责任,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探索发展氢能“新蓝海”,打造钢铁-氢能-城市协同发展新模式,为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兴军: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特别强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深感自己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定要紧密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围绕农业的关键“卡脖子”技术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创新,为突破性作物品种的培育提供支撑,为种业发展、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鲁南制药集团哺乳动物高效表达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加速推进生物制品产业大发展,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落脚点。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生物制品研发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生物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制品产业成为我国技术领域弯道超车的重要突破口。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党和国家的关怀指导下,生物制品产业定能顺应时代大趋势,攻坚克难,在服务建设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新时代中,我将勇担重任,不负使命!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孙晓光: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作为医务工作者以及科技工作者,我要立足岗位职责,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林育真:回顾十年非凡巨变,国力腾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切成就全靠党的掌舵领航!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作为年过耄耋的退休教师,我将不忘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退而不休,努力创作科普作品,举办公益科普讲座,不断汲取新力量,将自己的“夕阳余辉”继续奉献给教育事业。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安东: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内涵丰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理论基础。作为一名生态保护科技工作者,参与了生态文明建设,见证了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将继续扎根黄河三角洲,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近海水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与修复基础研究,推动科学成果转化,不断提升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助力高水平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和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

德州市农业推广与种业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科高级农艺师骆兰平: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以此次二十大报告精神为引领,扎根三农、服务三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服务全市“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持续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品种、讲技术、讲试验成果,让技术推广“零距离”,让农民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提高农民群众防灾减灾和科学种粮水平,为粮食丰产丰收贡献力量。

烟台南山学院科研处处长孔德斌: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我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内涵,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作为一名科研管理者,我将立足岗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学校科研事业,不断完善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培养更多适应山东半岛中东部地域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努力让创新主体更强、创新要素更优、创新环境更好,竭尽所能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陆诗德: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的报告后,感到心潮澎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油然而生!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一名从事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家,我将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领企业脚踏实地、心无旁骛地坚持以人才和科技创新为先导,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发展战略,不断做大做强企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力博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为我们科技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站在更高层次上履行职责和使命,在“四个面向”的指引下,不断突破行业“卡脖子”技术,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以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双碳”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丘博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红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无比振奋,我将认真学习,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我,坚决做好企业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大力推动技术研发升级改造,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与博阳机械技术研发团队一道,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踔厉奋发,勇毅笃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潍坊职业学院智能制造技术教研室主任辛海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基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科技、人才是基础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年轻的职业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认真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有关职业教育政策,在科技创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做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工匠人才,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烟台市森林资源监测保护服务中心研究员王连红: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倍感振奋。报告全面总结十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及未来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林业科技工作者,我将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基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实际工作者中,加强林业科技创新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推广,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扶贫及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东九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董恒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取得长足发展。作为科技教育器材生产研发企业的技术和企业负责人,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科教事业,进一步大力推进科普工作,久久为功,着力营造“人人科普、科普人人”的良好氛围,为持续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推进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处处长李伟: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一名党员及奋战在康复科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临床和科研特色,大力推进康复全科化及临床康复一体化,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康复科研创新能力,为医学科研界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阳信县翟王镇中学一级教师武建利: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载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等重大科技成果给人以震撼,祖国科技事业日新月异,科技强国美好憧憬正在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辛勤实践中变为现实。作为一名乡村科技教师倍感自豪和责任重大,将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同等重要的“两翼理论”,开展科技教育实践,依托“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山东省科普教育330工程的科教资源和乡土资源开展科创活动,多举措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将自己平凡的脚步融入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的伟大行程中,在青少年心中种下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点燃乡村孩子的科技强国梦想。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机关工作党总支副书记鹿勇: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自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高校的一名负责科协工作的老师,从事科研和科普工作的信心更加坚定,热情更加高涨。我将全力发挥学校科协的科研科普方面的作用,做好科研服务工作,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水平,利用学校的两个科普平台,做好为当地群众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高级专业工程师林承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对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倍感自豪。作为钢铁行业科技工作者,我们满怀期待,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调试管理处副处长段琰璞:作为国家电投集团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通过学习二十大报告,我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用创新成果反哺工程建设,助力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努力克服项目建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负国家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高标准、高质量地把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好。

威海市天智创新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玉峰:党的二十大报告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描绘擘画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站位高远、思路明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思路目标上来,立足本职岗位,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研攻关,加快促进前瞻性科研成果转化,锐意进取,勇担使命,作出积极贡献。

威高集团威海研究院研发工程师陈洪祥: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人员,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后,特别振奋。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研发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使得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迅速发展,国产品牌份额不断攀升。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直面“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用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定的自信去不断突破,去打破国外垄断。当今时代,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比任何时候都广阔,要坚定信心,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乳山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种植业推广站站长李汉燕: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要把握当下,勇敢担当,以更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农业科技服务,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扎实细致做好农业服务工作,有效解决生产一线的关键问题,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将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尽心尽责、不懈奋斗,为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和传播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菏泽市林业局王海明: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气势恢弘,大气磅礴,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全党意志、人民心声,是一篇面向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是举旗定向、引领复兴、兴党强国、具有强烈使命感的好报告。作为林业战线上的一名科技工作者代表,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全力推进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守护菏泽的一草一木,守护绿水青山,全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尽享生态福利。

烟台毓璜顶医院副院长宋西成: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福祉。作为一名一线医务人员和科技工作者,我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总书记关于“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殷切嘱托,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踔厉奋发、笃行实干,尽己所能保障人民健康,竭尽全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山东重山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方治文:作为一名新材料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要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求,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秉持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的精神,心怀“国之大者”,不忘初心使命,勇作科技创新的践行者和示范者。要聚焦新材料领域科技前沿,强化目标导向,持续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发力,打通新材料领域的关键环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