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先进人物

冯海暴:把论文写在大海上

发布时间:2022-06-08

来源:联合日报

作者:陈文

浏览次数:

17年来,他参与了山东青岛港董家口40万吨矿石码头工程,国家重点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同时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超大型沉管施工等课题技术研发攻关工作。近5年获得发明专利60余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1项。中交一航局技术和数智化研发专家冯海暴,名字有“海”,注定他与“海洋”有不解之缘。

用好“广”和“专”

将每一次研发都当作一场难得的历练,冯海暴是个不断学习、随时记录的人,他的本子上、手机里,记录了密密麻麻的感悟和备忘录,每次出差他的背包里总有电脑、笔记本和相应的工具书。他常说,利用好自己行程中的时间便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

本科起于土木工程、2011年在职读研,学习软件工程、水利工程、港航工程,先后获两个硕士学位,现在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冯海暴总在不断拓宽自己的专业边界。

他说,当年他参与公司承接的国家重点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时,就已尝试用计算机技术融合到装备的升级改造工程中。

当时需要完成超大水深的铺排施工,支撑装备的设计改造方案完成后,装备改造设计单位告诉他,他们的设计方案受力模型建立,需要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至少需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可他说等不得,因为工程需要在预定的工期内完成,否则将影响整体工程的交付,以至于对当地航运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

“一周时间,我们把受力模型和计算结果交给了装备改造设计单位。”冯海暴说,那七天的时间里,他和公司总工程师刘德进带领的团队夜以继日的开展研究和模拟,研发建立了移动坐标系与悬链线相结合的受力计算模型和计算结果,在新型设备和方法投产测试后,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试验成功后,装备改造设计单位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该研发创造了46米水深条件下一次性铺设单幅最长642.6米排体和世界上铺排水深55米最深记录,填补了国内该行业技术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研发的子课题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用广的方法来解决专的问题,形成更好的融合创新”成为他的成功秘诀,也启发他在团队培养上,重视交叉学科的建设,让每个人不仅要做“专”,还要一专多能,积累各方面的知识,逐渐实现融会贯通。

伶仃洋上的自立自强

位于伶仃洋的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工程,于2018年10月24日顺利通车。当时,冯海暴所在的公司负责施工的5.6公里沉管隧道,其规模为世界第一,被誉为世界级的技术难度工程。

冯海暴的6年时光倾洒于此,为了顺利完成项目,突破技术壁垒,多次到国外学习,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越发让他意识到,核心技术是学不来、买不来的。

“当聘请来的国外技术专家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时,我们只能站得远远的,不允许我们靠近、也看不到任何细致的东西。”冯海暴回忆说,没有核心技术的屈辱感让他深受打击,也愈发坚定其必须依托自主研发来攻克难关的信念。

在港珠澳大桥开工前,国外的沉管隧道施工相关技术就已经在中国国内注册了专利,如此以来,就是宣告,如果要使用国外的沉管隧道施工相关技术,只有高价来买,以后的持续维护,也要看他们的“脸色”。

“不断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冯海暴说道。在他看来,打破技术封锁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用持续的科研创新不断突破,实现弯道超车。

由他参与研发的沉管安装成套技术,在课题研究上重点开展了“沉管水下精确调整方法、船行波对沉管安装的影响分析研究”等多项子课题。沉管内部精调系统、沉管底端千斤顶式纠偏精调系统等成套技术创造了沉管隧道安装精度和效率的纪录,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作为子课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惟愿丹心照汗青

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冯海暴念念不忘“授人以渔”,“希望能将自己所学所长,传导给更多的年轻人,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以所学付诸实践,为国家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寥寥数语,“国之大者”的情怀了然于胸。

他扎根齐鲁、不辍耕耘,分享知识、探讨研究,担任山东省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兼水工技术委员会主任、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监事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等,兼任青岛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硕士生导师的他,今年也迎来了自己带的第一批硕士毕业生。

“开放、创新、协同、共享、发展”是他倡导的教育理念,唯有不断的协同创新、开源开放,才能让更多的智慧汇聚,才能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社会的持续良性发展。

冯海暴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山东省内重大工程科技项目的技术攻关。上合青岛峰会演艺平台工程、青岛市地铁13号线工程、青岛万达东方影都游艇码头工程、青岛港泛亚码头、青岛港原油码头二期工程等,都有他技术研发的身影。为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是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担当。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