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经验交流

【百项典型好案例】立足“三个面向” 扎实开展科普工作

发布时间:2023-01-19

来源:山东省作物学会

浏览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山东省作物学会高度重视科普工作,依托学会的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建立了稳定的科普工作队伍。近年来,立足“三个面向”,即面向中小学生、面向农民群体、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等方面成效显著,广受社会各界认可,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一、面向中小学生持续开展农业科普活动

山东省作物学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面向中小学生持续开展农业科普活动。

在每年全国科普日前后,依托位于历城区桑园路东首的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济南核心试验基地,承办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农科院联合主办的科技开放周活动,每年平均接待来自济南外国语学校、山大附中、济南市洪家楼小学等三十余所学校中小学生3000余人次,被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山东乡村广播等媒体及网站广泛报道。

同时,学会专家受邀走进济南市历城二中、山大附中、济南市经五路小学等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辅导建立校园作物种植园区,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二、面向农民群体多渠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

山东省作物学会组织小麦、大豆、甘薯等多学科专家,联合各地市农业主管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科研工作站等覆盖全省的科技服务平台25处,通过会议培训、12396科技热线、广播电视、抖音和快手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参加新型农民职业教育、舜耕科技、抗疫情保春耕、科技壮苗等科技服务活动,传授科学种田知识,推广最新科研成果。学会面向基层科技工作者杰出代表王法宏研究员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在田间地头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对他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会每年举办以普及新品种、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场观摩会20余次,科技下乡服务活动30余次,培训农民群众2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余万份,广播覆盖受众达100万人以上,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科技支撑。

2022年初,学会成立“科技壮苗”服务队,发动会员分赴全省进行小麦壮苗科技指导。学会赵振东院士,刘成、王法宏、张宾研究员等会员多次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为农民朋友支招弱苗转壮、应对“倒春寒”及小麦中后期管理。冯波研究员受邀参加省妇联公益直播,讲解小麦“科技壮苗”及减损技术。徐冉研究员和樊庆琦副研究员在郓城举办“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会”。

三、面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思想

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山东省作物学会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选派专家参加科普活动。赵振东院士、刘成研究员、王旭清研究员等专家先后受邀到山东电视台《新时代·青年说》、《科普总动员》等栏目讲解科学家精神及农业科学知识,出版农业科技著作6本。同时,依托会员单位承担的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每年向来访基层党支部书记、农业部门领导干部等5000余人次介绍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最新科技前沿知识,增进对科学原理的认知水平,提高科学决策能力。

山东省作物学会作为全省性、学术性、非营利性法人社会团体,在科普工作方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学会依托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济南基地作为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普活动的成功开展,宣传和展示了作物新品种和新技术,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