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经验交流

德州市禹城市科协:聚焦靶心求突破 争创一流开新局

发布时间:2023-11-08

来源: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

德州市禹城市科协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为抓手,聚焦靶心求突破,争创一流开新局,狠抓落实,乘势而上,全力争创“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为全面完成禹城市“十四五”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努力奋斗。

一、把务实作为落脚点,务实创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禹城市科协认真研究全国科普示范县的标准,讲求实际,找准不足,勇于“亮剑”,敢于攀高,积极开展创建工作,2023年1月禹城市被授予“全国科普示范县”荣誉称号。工作中主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理顺工作机制。禹城市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11个镇(街)、31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大科普格局;健全了镇(街)、村两级基层科普组织,明确了党委副书记分管科协,打通了基层科普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召开了禹城市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调度会议,明确各镇街、各有关单位要快行动、强保障、重实效;印发了《禹城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中各单位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职责分工和保障措施,有条不紊的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全面展开。二是发挥部门职能。禹城市科协作为实施创建的牵头部门,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做好了对上协调、标准解读和指导督促工作,各镇(街)、有关部门充分发挥优势,集思广益,相互配合,共享经验做法,形成强大合力。三是盘活现有资源。盘活企业、镇街、社区现有21处科普场馆,综合利用现有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打造成禹城市的一个亮点。另外,今年3月,禹城市科协被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评为“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优秀调查站点”。该站点是德州唯一的全国调查站点,全省只有4个县市区科协获此殊荣。

二、把专精作为出发点,精益求精,争当省市工作排头兵

一是禹城市科普主题公园列入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6月29日,禹城市科普主题公园项目入选“2023年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二是德州市3次现场会在禹城市召开。德州市企业科协工作推进会、2023年度第4期天衢科技论坛——德州驴产业发展论坛、德州市科普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禹城市召开。三是禹城市上报的改革经验入选全省科协系统“典型好案例”。8月7日,禹城市科协报送的《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努力推进企业科协工作深入开展》成功入选2023年度全省科协系统“典型好案例”。

三、把严明作为关键点,严于律己,培养素质过硬科协人

一是建立健全机关管理制度。制定了《禹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工作制度》,并编印成册,坚持用制度管人、管钱、管事,增强制度意识,养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微信公众号及时转发“清风润禹”作品视频,层层签订《禹城市科协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引导大家坚守心中“底线”、远离工作“红线”、不碰纪律“高压线”。

四、把求真作为切入点,真抓实干,探索工作提升突破口

一是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运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科普中国等平台,“线上”+“线下”学习理论知识;编发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业务知识应知应会手册,开展“过关”考试。二是新建禹城市第一个科普主题公园。在前期走访调基础上,针对禹城市户外科普宣传少和户外科普阵地薄弱的情况,今年6月禹城市科协积极争取资金20万元,将以前的“爱情岛”全力打造成禹城市首个科普主题公园,使广大市民在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中体会到科普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科学知识。三是评选出首届“禹城最美科技工作者”。为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禹城市科协同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了2023年度“禹城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经过广泛发动、组织申报和评审,最终评选出10名“禹城最美科技工作者”。5月29日,在糖城广场举办了禹城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事迹展,点亮精神火炬,助力禹城发展。

五、把高效作为着力点,务求实效,争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一是全力做好全国科普日工作。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印发了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今年以来,全国科普日期间全市共举办各类高质量科普活动351场,举办科普讲座7场,受益群众2万余人。二是拓宽科普渠道工作成效显著。开通了禹城科协微信公众号,已宣传发布科普知识891期,累计点击19600余次;与禹城市电视台合作,打造《科普禹城》栏目,已播出12期,内容涉及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健康养生等热点问题,受众人数达3万余人。三是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推动工作提升。去年以来,共争取扶持项目5个,累计扶持资金70万元:新湖社区科普馆、徒骇河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科普主题公园、夏季科普馆等3个项目分别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0万元;农技协、徒骇河湿地科普馆升级改造项目分别争取扶持资金5万元。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