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经验交流

【典型好案例】淄博市临淄区科协:打造科普365模式 实现科普常态化

发布时间:2023-09-28

来源:淄博市科学技术协会

浏览次数: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让优质科普资源直达群众身边,打造了科普365模式,实现了科普规范化、常态化,开创了科普工作新局面。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临淄区不断加大对科普基础设施的投入,形成了以科普馆、科普主题公园、科普广场、科普有声驿站、科普基地、科普画廊等为支撑的科普阵地,对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普“有形”阵地不断完善提升,但“无形”阵地并没有同步跟进,没有把科普融入日常、做到经常。针对科普工作“三多三少(科普活动集中开展多,平时开展少;室内科普设施闲置多、利用少;科普创新性工作想法多、行动少)”的问题,打造了科普365模式,设计了专门LOGO,由红、蓝色块构成,中间由L形状和整体构成的Z形状,分别由临淄的拼音首字母L和Z衍化而来,包含了日月星辰,寓意临淄科协一年365天运用信息化手段,传播科学知识。创新科普工作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有形无形融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媒体平台、科普活动、科普设施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让科普在“有形”阵地的基础上向“无形”阵地拓展,实现了“科普365 天天在身边”。今年,临淄区入选全国科普示范区。

二、显著成效

一是科普传播渠道明显拓宽。在临淄区广播电台开设《科普小课堂》栏目,每天3次定期播放;在临淄云政务APP设置《科普印象》栏目,每天刊发科普知识;利用《临淄科普》微信公众号加强科普宣传,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建立科普渠道,普及科学知识。编印《全民科学素质知识普及读本》,发放印有科普中国二维码的全民科学素质手提袋、小扇子推广宣传;将科普中国二维码在科普画廊、科普宣传栏、科普有声驿站显眼位置发布;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布局科普设施、张贴科普中国二维码等,多措并举推动科普中国等平台的资源落地应用,吸纳更多公众成为科学知识的倡导者、传播者、践行者。发动广大科技科普志愿者、基层“三长”、科普中国信息员深入开展科普活动,全面推进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让群众能够更便捷更快速地接受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素质,累计受益群众200余万人次。

二是科普资源作用充分展现。注重整合部门资源和力量,在资金支持、科普教育、科普服务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与临淄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打造了淄江、晏婴科普主题公园,将禁毒、食品安全、防灾避险、疫情防控等与科普展品融合在一起,效果显著。充分发掘企业产品展厅的科普功能,建设了7个科普教育基地,推动了科技资源的科普化。雪宫街道桑杨社区建设了科普地带、科普体验馆、科普楼道等。稷下街道淄江社区设置了科普体验馆、VR体验区、科普课堂、科普书屋等多个科普功能区,服务周边居民5万多人。西刘村、西河村将科普馆、户外科普长廊、科普主题公园同图书馆、乡村记忆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融合,让优质科普资源跨越最后一公里,直达广大群众身边,实现了科学普及与居民生活的紧密融合。

三是科普工作影响力更加凸显。充分利用各类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区、街道、学校等500余处,每年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科普活动1500余次,不断扩大和提升科普传播覆盖面和影响力。建立健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充分利用各类基层科普渠道,分享科普中国等平台资源,将科技科普志愿服务与科普信息传播相结合,进一步加大科普传播力度。截至目前,临淄区科普中国信息员注册人数达46000余人,注册人数和总活跃人数在全省排名处于前列。今年,临淄区科协被中国科协表扬为2022年表现突出的科普中国信息员组织单位。实施社区科普“3+N+1”工作模式,形成社区科普常态化工作品牌,《临淄区科协构建“3+N+1”工作模式实现社区科普常态化》工作案例被省科协评为2021年度改革品牌项目。2022年6月18日,“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2022年科技大篷车山东站启航临淄,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齐鲁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三、经验做法

一是科普活动经常化,让科普可感可触。每年组织“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每月至少开展1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科普知识进社区、科普赶大集、科普大篷车进基层等活动,向群众宣传防灾减灾、疫情防控、健康生活等知识。积极与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周、防灾减灾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利用18处科普研学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激发了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去年,在全国科普日活动平台上传活动1000余场,活动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临淄区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2022年度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有2项活动被评为优秀活动;有2个单位被省科协评为2022年度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有7项活动被评为优秀活动。

二是科普宣传多样化,让科普可听可看。充分利用临淄云APP《科普印象》、临淄电台《科普小课堂》、今日临淄《每周科普》、《临淄科普公众号》等栏目宣传科技科普知识,累计刊播科普信息10000余条。积极融入公园城市建设,明确建设标准要求,增加科普元素,已建成科普游园12处,设置树木科普铭牌2300余块。开展了科普图书进村居、进校园活动,发放科普图书2000余册。举办了“科普讲堂”,定期讲授健康生活、蔬菜种植等方面的知识,让科普向基层延伸,扩大科普受众面。建立了科普有声驿站,设置了时事政治、科技之窗、生活百科、健康领航4个板块,通过扫码呈现视频或音频,让科普更加生动形象,打造了“有声科普”模式。

三是科普设施规范化,让科普可玩可学。建立了以临淄区青少年科技馆为龙头,2处农村科普馆、6处社区科普馆、4处学校科普馆为补充的科普场馆体系;建立了以1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0处省市科普教育基地、18处区科普研学基地为支撑的科普教育网络体系,建立了以4处科普主题公园、5处科普广场、3处科普有声驿站为基础的户外科普体系,让广大群众能便捷地学习科学知识。2022年8月,临淄区科协作为山东省唯一代表,以《项目引领 典型带动 聚力打造户外科普工作新模式》为题在中国科协科普部第6期科普云论坛作典型发言。去年以来,淄博禾丰种业科普工作室被省科协、省科技厅评为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淄博四维蓝舟海洋文化研究基地被省科协命名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3个科普工作室被市科协、市科技局命名为淄博市第一批科普专家工作室。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